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footprints

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

走向荒野,流,惡人,西藏生死書,許三觀賣血記,小說家的休日時光

走向荒野

這大概是近來讀過最深刻的日本小說,題材比較不一樣(是我自己看太多推理系而已)。

拋下所有不顧一切地跑掉,多好啊,即使沒有明確目標,沒有想得到甚麼,只是純粹休息一下也是好的。

「不論逃到哪裡, 任何地方都要荒野。是該回頭了,努力把荒野變成沃野。」一句觸動我,唉好想喊。無論走到幾遠,最後發現哪裡都一鳩樣,還是要回來好好過。朋美睇化了,我仲未撚化。





不知是否因為作者懂中文的關係,這書明明是翻譯但感覺很流暢,不像經過翻譯的文字。

老台灣尋根的故事,也是個青春小品,一氣呵成,溫馨。



惡人

新人物不停登場,睇左大半本都未係好知成想做乜,原來重點係想講邊個先係惡人?有罪唔代表係惡人,遇害既可以死有餘辜仲有純愛情節,一見鍾情係存在,愛你我管不了是禍。

基本上主題係封底字句已經概括晒:

「究竟因寂寞產生的愛,是否能相信至死不渝?

   究竟因孤獨犯下的罪,是否能祈求寬恕救贖?

   曾幾何時,虛擬的世界,讓寂寞枯萎、滋養了罪惡,卻也是我最真實的依靠。」

  「……加害者與被害者,誰才是罪大惡極的惡人?一起命案……赤裸裸地揭露現代人疏離無比的人際關係,以及無可救藥的孤獨。」

結論係所有事的發生都係因為寂寞,寂寞就溝人、受溝、笑鳩人、扮friend,總括而言係想埋堆。



西藏生死書



其實幾年前未畢業個陣已經打算睇,雖然借左返黎但結果只係成為櫃上既一道風景。畢業後搵到網上版,睇左少少,都係冇完成。今次因為真係要去西藏,所以下決心出發前要睇完西藏生死書。

因為借唔到原文,就借左圖解版。點知呢本講既野同我期望太大落差。我唔知原文係咪都係咁啦,但呢本書係工具書黎既。我期望睇完會了解更多生死觀價值觀,或者有d佛偈人生哲理。呢本書冇重點完整講,佢重點係教你死左之後點樣可以得到解脫。

如同封面所講:「死後七七四十九天的行動指南,讓你輕鬆掌握臨終關懷的實用密法」,即係呢本係教你密技既攻略,成件事幾咁功利。封底個句仲正:「洞悉中陰世界的幻象與機遇」,死左都要講求機遇不能鬆懈啊,做人真係好累。

本書又真係仔細到教晒你死後會見到乜,如果見到乜野你就要點揀,揀乜野就會瀨野,揀乜野就可以免於輪迴。呢本書唔止係就黎死既人要睇,佢既家人都應該要睇,因為本書仲教埋你點樣擺放先人遺體,幫佢做乜野手印,你又要唸乜野經先可以超渡佢。做足全套就恭喜你早登極樂喇。

好功利… 同埋講黎講去都好似差唔多,都係叫你生前死後要誠心誦經,我睇左一陣就冇睇了。

許三觀賣血記

大時代中的小人物,特別好看。雖然一樂不是許三觀親生,但許玉蘭是許三觀賣血娶回來的,跟一樂是真正有「血緣」。

許三觀市井又偉大,口裡說不身體卻很誠實,有難時總將家人放第一。他總是為別人而賣血,最後想為自己賣一次卻被嫌老了。

低下階層就是有義氣,大家都不計前嫌。

睇完好想食炒豬肝,北京的炒豬肝好好味,個芡汁杰撻撻,撈埋豬肝一齊食好有風味。

北京姚記炒肝示意圖
如何鬧人公廁



小說家的休日時光

第一次睇三島由紀夫,睇左幾篇冇再睇,呢本係三島由紀夫既日記,講下佢每日做過乜,有乜感言之類,佢睇個d展覽,戲劇我實在完全唔熟悉,所以都係算了。

最初之所以會睇,係因為黃洋達推介。佢講三島由紀夫同太宰治既恩怨,書裡其中一篇係屌太宰治樣衰,格衰,冇品味,對太宰治文學作品既批評完全唔係建基於學術上,作為日本文學大師的三島由紀夫竟然用私怨mode寫「文學評論」實在相當有趣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